在5000億規模的泛娛樂行業里,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獨大,占領動畫、漫畫、文學、影業、游戲、音樂、體育、電競、視頻各個泛娛樂細分領域。二者盡管有著同樣的目標,卻采取不同的做法,二者差異到底在哪兒?
在泛娛樂6年的發展歷程中,騰訊和阿里巴巴通過并購或內部孵化的方式,成立了自己的泛娛樂矩陣,騰訊IEG統管泛娛樂,阿里以大文娛布局,兩家公司形成了目前的泛娛樂生態。
騰訊的IEG發展歷程
2011年1月底,騰訊成立50億元的產業共贏基金,3Q大戰帶來了騰訊的開放,騰訊提出泛娛樂概念;
2011年,騰訊4.5億元投資華誼,次年成立“互動娛樂事業群”(IEG);
2012年,騰訊和動視暴雪達成戰略合作,獨家代理COD OL,此后2014年開始,騰訊加大第三方投資并購,其中騰訊投資和收購的游戲公司已達60多家;
2013年,微信電影票上線,和并購格瓦拉升級為微影時代,2017年微影并入格瓦拉,成立貓眼微影;
2015年3月,騰訊文學并購盛大文學,成立閱文集團,囊括了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云起書院、QQ閱讀、中智博文、華文天下等知名網文平臺。
2015年9月,騰訊成立了兩家電影公司,騰訊影業和企鵝影業。2016年12月騰訊投資博納影業;
2016年12月,騰訊電競成立,泛娛樂五大業務矩陣成型;
2017年1月,QQ音樂業務和中國音樂集團合并,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酷狗、酷我、QQ成為一家;
2017年,騰訊完成了對十家動畫漫畫公司的投資,期中包括玄機科技、動漫堂、鑄夢文化、繪夢動畫等;
2017年騰訊投資二次元視頻平臺B站,此前投資斗魚、映客、全民直播、龍珠直播等直播分發平臺,同時投資了短視頻平臺快手。
阿里巴巴大文娛的發展歷程
2006年阿里入股華誼,此后再次入股;2015年3月,阿里入股光線,2016年12月阿里投資博納影業;
2013年,阿里成立了數字娛樂事業部,收購蝦米音樂。2014年收購天天動聽,此后升級為阿里星球;
2014年3月,控股文化中國宣布向阿里發行,參投《西游降魔篇》;
2014年4月,馬云和史玉柱成立的“云溪投資”投資電視網絡運營商華數傳媒,布局阿里家庭娛樂布局的一部分;
2014年4月,阿里投資優酷土豆,次年10月全資收購;
2014年6月,阿里成立游戲分發平臺,收購UC旗下的UC九游,次年3月九游完成阿里游戲的整合;
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購阿里影業,次年4月淘票票和娛樂寶資產注入阿里影業;
2015年阿里文學成立,2013年被UC收購的書旗小說和UC書城是主要組成部分;
2015年9月,阿里體育成立,此前曾入股恒大,2016年3月,阿里電競成立;
2016年12月,阿里應用分發成立,整合豌豆莢、九游、PP助手、UC應用商店、神馬搜索,并聯合YunOS應用商店等應用分發平臺;
2017年3月,阿里巴巴收購大麥網,9月成立文娛現場娛樂事業群;
2017 年9月,阿里巴巴收購詹鐘暉所在的廣州簡悅,并成立游戲事業群,簡悅業務以自主研發、合作開發、代理運營并重;
因此可以看出,騰訊靠之前十年的借鑒產品積累再用買買買組成了現在的IEG;阿里巴巴靠買買買撐起了自己的大文娛版圖,二者形成了差異化的成長路徑。
騰訊以游戲和社交起家,關系鏈和IP是核心,所以騰訊的泛娛樂以IP為主,再借由騰訊的影業和流量分發平臺進行IP變現和孵化。對騰訊而言,沒有IP就沒有泛娛樂。
而阿里以淘寶起家,買貨賣貨流量平臺,此后并購也多以流量平臺為主,所以阿里的核心是流量分發,大文娛也以流量分發為基礎開始布局,此后再通過買買買補齊上游IP和影業票務,所以流量分發是阿里的核心。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
《2017年中國泛娛樂行業報告》顯示,從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泛娛樂板塊來看,騰訊最初的泛娛樂策略規劃明確,最初提出了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此后拓寬IP護城河并向下游的內容和游戲影業變現拓展;阿里則在不斷的并購和新業務整合中探索出了以內容分發和衍生品銷售為依托的泛娛樂模式,二者的模式都是根據原有的優勢業務的自然延伸,騰訊和阿里巴巴誕生時的基因決定了二者泛娛樂策略的差異性。
在泛娛樂的目前發展趨勢下,騰訊和阿里巴巴盡管各有所長各有軟肋,但已經在泛娛樂領域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其他公司已經成為大行業內的陪襯。
新思界
行業研究員分析稱,對于泛娛樂來講,最終的核心都是通過娛樂用戶的生活方式來變現,最終核心的都是變現,作為變現優質渠道的游戲和影業來說勢必成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主要戰場。
騰訊未來的做法或是最大化的IP產業鏈打通,將IP全產業變現;而阿里的核心優勢是流量和分發,淘系的產品銷售渠道是阿里安身立命,而優土、華數、淘票票都是排名第一的分發平臺,阿里勢必用自己的優勢來孵化泛娛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