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日起,一輪強降雨過程自西向東先后影響了中國西北、華北、黃淮以及長江流域的四川、重慶、湖北、湖南、蘇皖北部等地。20日開始還會影響到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等地。這次降雨過程成為今年入汛以來影響北方范圍最廣的降雨。北京、天津、邯鄲、太原等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部分地區受災嚴重,導致交通受阻。
多座城市在暴雨中“失守”,其實提供了一扇觀察和思考城市與自然關系的窗口,所涉及的是一個嚴肅的議題,既容不得任何幸災樂禍,也不是為誰洗白的機遇。城市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與城市自身的自然條件和發展階段息息相關,北京也好,武漢也罷,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都有其能力上限。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城市為人類提供庇護的功能強弱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步登天,也很難一勞永逸地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
城市內澇是一個普遍問題,很多城市都有,似乎也很難完全杜絕,但并不能“見多不怪”,我們要看到城市的有限性。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更多的問題,比如城市建設“只顧上,不顧下”的現象。近年來,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年加大,城市現代化、國際化水平逐年提高,可是,“逢雨必淹”現象卻沒有發生本質變化。
很多城市忙著基礎設施建設,其實未必真“基礎”,不少城市管理者對各種“形象工程”偏愛有加,很多城市的建設發展,往往注重打造耀眼的形象名片,競逐“形象工程”出手闊綽,動輒將大馬路、大噴泉、大廣場、大劇院等當作城市建設的“標準配置”,而建設民生項目卻是囊中羞澀,雖然樓越蓋越高、霓虹燈越來越華麗,但城市仍然是小雨小淹、大雨大淹。很多地方連排水、防洪的問題都未解決,卻先上了地鐵項目,甚至“亮化工程”花的錢也比排水、防洪多。
由于城市化發展速度過快,城市有關規劃和建設對全球性氣候變化帶來的降雨變化估計不足。盤子越做越大,很多原本低洼的地方被開發,正是這些地方,成為積水重災區。當暴雨淹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時候,當我們紛紛在城市里“看海”的同時,也許這考驗的不僅僅只是政府部門的工作而已,它更多的是在考驗我們的整個社會,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我們的城市建設是否真正考慮到這些自然災害的威脅?
光鮮亮麗的城市地上建設無疑讓繁榮和政績一覽無余,能引起更多關注。與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相比,埋在地下的管網工程確實不顯眼;與立竿見影的形象工程相比,地下管網的社會效益顯現比較慢,但是這并不代表他不重要。城市積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發展方式存在的重視眼前利益,忽略長遠利益的問題。但是政府沒有理由忽視地下管網建設。“暴雨淹城”警示城市建設應該多向“下”看。
更多
區域城市相關資訊請關注新思界綜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