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智能網聯汽車首次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日前,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發布在即,多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也將于近期出臺。據了解,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也將很快浮出水面。政策的加碼,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加快落地。
在7月19日舉行的“2016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處長佘偉珍透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計劃于8月份發布。
8月5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的《推進“
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也從“智能”和“網聯”兩個方面提出了要求。“智能”方面,《方案》提出,要推動高精度地圖、定位導航、感知系統,以及智能決策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開展自動駕駛核心零部件技術自主攻關。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實現智能共享和自適應學習,提高駕駛自動化水平。推廣交通事故預防預警應急處理、運輸工具主動與被動安全等技術。
在“網聯”方面,《方案》提出,加大對基于下一代移動通信及下一代移動互聯網交通應用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攻克面向交通安全和自動駕駛的人車路協同通信技術,基于交通專用短程通信技術和現有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實現車路信息交互;研發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TE開展智能汽車示范應用。示范推廣車路協同技術,鼓勵乘用車后裝和整車廠主動安裝具有電子標識、通信和主動安全功能的車載設施。
此外,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也即將出臺。據了解,目前工信部正組織起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經過行業多輪討論,已形成標準框架體系,開始征求意見,修改完善以后將對外公開發布。同時,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也在申請成立,計劃把相關領域專家都吸納進來,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技術標準。智能輔助技術信息安全等具體標準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知情人士透露,該標準體系框架包括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相關標準四個主要部分。其中,基礎和通用規范涉及網聯化共性的基礎標準;產品與技術應用涉及具體的設計標準,是該框架的主干部分,包含信息采集、決策報警、車輛的控制等方面的細則。而相關標準則涉及到信息交互、通訊協議、接連接口等。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兩條重要主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描繪出行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及發展路徑,將更加注重“智能”和“網聯”的齊頭并進,以及汽車、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多個領域的融合發展。而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建立,將有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化進程。
作為汽車100多年來最具革命性的技術變革,智能網聯汽車對我國汽車工業提出了嚴峻挑戰,也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重要機遇,成為實現產業升級、解決能源環保交通安全的必然選擇。在此趨勢下,汽車和互聯網深度融合的趨勢會帶來三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汽車制造業的體系向智能工廠升級。直接聯通不同企業的B2B,以及直接聯通客戶和企業的C2B等模式,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流,以期實現大規模的定制化的生產。能否融入互聯的智能制造,將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
第二,汽車產品的形態向智能網聯升級。作為新的互聯工具與端口,汽車將成為可移動的數據終端,構成智能交通體系,乃至新型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智能一環。
第三,汽車生態的全面變化。產業鏈將由線性連接轉變為網狀的交融,數據將成為第一生產力。汽車使用、服務等相關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共享經濟將在汽車產業得到突出的體現。在整個汽車產業和汽車社會,開放、協作、跨界、融合都將成為常態。
新思界為您提供關于
《2015-2018年中國互聯網+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轉型策略深度分析與研究報告》相關內容!